当前位置:水泵新闻中心行业信息

饮用水安全无小事 水源供给模式急需改变

2013-01-17

       一滴水,激起阵阵涟漪。饮水安全无小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北京水专家夫妇称20年不喝自来水”的消息一出引发了很多人的喝水担忧;而后新年伊始山西苯胺泄漏事故与上海金山松江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事件将饮用水安全问题持续保持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位置,安全饮水的话题又被纳入了公众聚焦的视野。
  
  喝水、做饭、洗衣服......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生活饮用水。作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生活饮用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地区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更是受到极大威胁。根据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的报告,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近六成左右城市地下水遭污染。
  
  生活饮用水是如何分类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用水。饮用水按照供水方式可以分成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以及分散式供水。
  
  其中,集中式供水主要指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也就是俗称的自来水。二次供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过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老旧小区的水箱就是其中一种。分散式供水是指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常见的是井水和泉水等。
  
  我国饮用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农村更甚
  
  目前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标准很高,与欧盟同步,但难在落实;即使是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目前一般也只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级监测站方才具备。此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和《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则透露,我国在享受公共供水服务的4.6亿人口中,有9800万人饮用水水质不安全,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饮水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供水水质不达标,最突出的原因是水厂设施陈旧,全国95%以上的公共供水厂是2012年7月1日在饮用水卫生新标准颁布之前建设的,其出厂水水质指标是1985年颁布的旧标准所规定的35项指标。其次是管网老化、漏损和二次污染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国家标准规定值,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同时造成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
  
  水源污染是自来水水质安全最大的问题
  
  每一滴水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几乎所有专家都一致表示,水源污染是自来水水质安全最大的问题。如果源头污染,就会导致后续环节负重难行。安全水源已成为稀缺资源。地大物博的中国“清水”越来越稀缺。北方水量不足,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后普遍出现硝酸盐超标现象,容易诱发血斑病。南方水系发达,但一些湖泊河流被圈为水产养殖场,饲料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长期积累,导致氮磷超标很常见。
  
  一次次污染事故的发生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供水的关键是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能向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保障饮用水安全不能单纯局限于防范污染事故发生,还在于当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后,能否迅速启动备用水源,这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据调查显示,我国31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216个城市建设了备用水源,占68.8%,没有备用水源地的城市还有近百个,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单一水源的供给形式,尤其是南方多数城市都以地表水作为单一水源。
  
  唯一的水源地或者单一水源的供给方式,注定了难以规避风险,一旦水系面临危机,供水将一击即溃。从近年发生的水危机事件来看,江河湖渠的水源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众多工业企业分布在江河湖库附近,水源污染隐患难以根除,单一水源不仅不能满足需求,还将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旦水源发生危险,将可能造成恐慌。

返回上一页
关于 饮用水 的新闻